疫情防控期间,口罩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是,戴口罩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安全无忧。在此,总结出戴口罩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,帮你科学防范。
错误1:戴“漏气口罩”
很多戴眼镜的人都有类似体验,一旦戴上口罩,眼前就雾蒙蒙。
其实,眼镜起雾就说明一个问题:口罩没戴好。
由于口罩上方没有贴合,呼出来的气体都跑到眼镜上,而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,也进到口罩与脸颊之间。
这样戴口罩,有害物质泄露率达到 100%……
也就是说,这样戴口罩,等于没戴。
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,呼吸时的气流会流向缝隙,会严重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。
正确做法是,戴口罩时多做两步:
按按鼻子,贴紧下巴,越严实越好。
错误2:戴口罩不分正反
口罩其实是多层结构,以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为例,共三层,外层阻水、中层阻隔微粒,内层吸湿。
本来呢,人呼出来的气体比较潮湿,而内层与口鼻接触,正好能吸湿保持口罩干燥,能阻挡病原体。
如果戴反,外层朝内,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,戴一会儿就湿了,口罩潮湿就丧失了阻挡作用。
正确的方法只要记住两句话:
有颜色的面朝外,没颜色(白色)的面朝内。
错误3:摘口罩时碰到口罩外侧
口罩能阻挡有害的病毒、细菌,最外面那层肯定是最脏的。
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有两种: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。我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,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,则为病毒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。
如果忘记洗手,再去摸鼻子揉眼睛,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。原本用来阻挡病毒细菌的口罩,却成了疾病的传播者。
正确的摘口罩方法,记住两点:
不要接触口罩外侧,拿住挂耳绳取下即可(类似下图所示)
脱下口罩后要洗手,没有洗手条件不摘口罩
错误4:口罩喷满酒精或高温蒸煮
前面我们说过,即使是最普通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也是多层结构,外层阻水、中层阻隔微粒,内层吸湿。
口罩外层有阻水效果,如果用大量酒精或高温蒸煮处理口罩,会导外层材料变性,对水(血液、唾液)的阻挡能力下降,口罩的过滤功能会大大降低,甚至失效。
其实,只要不是去过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(如医院),可以循环利用的口罩不必消毒。
正确的方法是:对于可循环使用的口罩,直接晾在干净、通风的地方,或存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里即可。(纸袋方便打孔透气)
错误5:不管去哪都戴口罩
由于近期感染人数增长得很快,不少朋友到哪都戴着口罩,口罩消耗得很快。
其实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,如果是个人独处,例如自己开车、散步,只要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,感染风险很低,可以不戴口罩。
在 2 月 5 日国家卫健委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《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》,看看下面这张图,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戴,什么时候可以不戴了。
医用口罩究竟如何使用:
(1)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,正面应该朝外,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;
(2)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,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,除此之外,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,不要戴反了;
(3)分清楚口罩的正面、反面、上端、下端后,先将手洗干净,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,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;
(4)最后一步,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,将口罩佩戴完毕后,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,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,然后向下拉伸口罩,使口罩不留有褶皱,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。
(口罩的正确放置方式)
(不同人选用口罩的指引)